【资料图】
2022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乏力,奶类家庭和户外餐饮消费都有所下降,人均奶类消费量约42.0公斤,与上年相比,下降1.3%。今年以来,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送奶到户、户外消费等线下消费逐步恢复,乳制品消费恢复增长势头,4月份,全国液态奶产量同比增长8.1%,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很多区域性乳企市场销量恢复到2021年高峰水平的90%以上,户外餐饮消费增加带动奶酪、黄油等干乳制品消费恢复增长。
从人均消费量看,我国乳制品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人每天摄入奶及奶制品300克至500克,折合每年110公斤至183公斤,当前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相当于推荐量的23.0%至35.1%。从国际上看,据国际乳品联盟报告,2021年全球、亚洲人均奶类消费分别是118.2公斤、94公斤,我国仅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35.5%,是亚洲平均水平的44.7%。乳制品在居民营养改善中发挥的作用不够充分,是居民食物消费中突出的短板产品。
从国内外发展规律看,经济水平越高的地区乳制品消费水平越高。近10年来,我国人均GDP每增加1000美元,人均奶类消费平均增长1.7公斤。从全球185个国家乳制品消费情况看,人均GDP在3万美元以上、2万美元至3万美元、1万美元至2万美元及1万美元以下的国家,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分别为226.49公斤、191.25公斤、150.29公斤、82.69公斤。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2万美元,与2022年相比,增长65.3%。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人口负增长、老龄化等因素,预计到2030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将达到56.1公斤,消费总量增至7112万吨,与2022年相比,增加1176万吨。
奶业是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是世界各国改善居民营养的普遍抓手。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展“三杯奶运动”,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掀起“让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运动,印度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洪流运动”计划。针对当前乳品消费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出台促进乳品消费的具体政策措施,发挥政府在促进消费中的作用。针对当前消费恢复不及预期、生鲜乳产能处于历史高位的供需形势,建议围绕公益性科普、“学生饮用奶”、“农村中小学生营养餐计划”等方面出台促进乳制品消费的政策文件,强化扩大乳品消费的政策支撑。
二是加强乳制品营养与健康科普宣传,科学引导大众消费。发挥相关部门在科普宣传中的主导作用,基于权威科学证据,开展乳制品营养与健康的公益性科普宣传,提高科普权威性,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营养认知,促进大众科学饮奶。
三是扩大“学生饮用奶”计划覆盖范围,从小培养饮奶习惯。进一步完善“学生饮用奶”计划,扩大覆盖人群,确保农村低收入地区全覆盖,明确将学生奶纳入学生营养餐,同时将幼儿园低龄人口纳入覆盖范围。加大推广力度,由市场化运行改为半补贴式,力争5年内“学生饮用奶”覆盖率增至50%,培养学生科学饮奶习惯。
四是立足国情发展干乳制品产业,让乳制品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新选择。充分利用当前国内生鲜乳供给充裕的有利时机,尽快布局原制奶酪和乳清产业链,抢占快速增长的乳酪市场,防范婴幼儿配方奶粉第一大主料乳清粉“卡脖子”风险,建议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发展奶酪、乳清生产线。同时,在奶源过剩的季节生产原制奶酪与乳清的产品组合,对于稳定市场、保护奶农利益也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动物食物与营养政策中心主任 程广燕)
上一篇:聚焦碳博会|能源转型勾勒高质量发展绿色图景 全球要闻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这个春节,世界同庆中国年(环球热点)1月31日在芬兰赫尔辛基街头拍摄的舞龙表演。马蒂·马蒂凯宁摄(新华社发) 1月21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在纽约发
-
生效后,“RCEP红利”让企业受益日前,上海虹桥品汇内,市民在RCEP成员国商品专区选购进口商品。王 初摄(人民图片) 近来,江西省宜春市积
-
上海豫园:华美灯彩迎元宵上海豫园内的灯彩景观。上海豫园商城供图本报电(记者曹玲娟)过年到豫园“白相白相,轧轧闹猛”,是上海重要的
-
“雪游龙”上的中国制冰师(冬奥同心圆)图①为2月11日,男子钢架雪车比赛前,制冰师团队在对赛道冰面进行最后的修整。本报记者 伊 霄摄图②为2月
-
美国抗疫:从失败走向失败(望海楼)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鸣钟900次,缅怀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逝去的90万美国人。大钟的悲鸣声依然在耳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