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6月12日,“越赏非遗 秀美新彩”2023年越秀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深化非遗保护理念 展示越秀保护经验”广州客家山歌在社区展演活动在广州市越秀公园举行,全市老、中、青、少广州客家山歌传承人群共聚一堂,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别具特色的文化盛宴。
山歌悠悠,唱响越秀 活动现场,全市各区的原生态客籍歌手共聚越秀山下,黄埔联和小学、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越秀区文化馆干部等各个年龄层的广州客家山歌爱好者们共同演绎悠悠情深的山歌。
广州客家山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徐秋菊介绍:“我在2022年至2023年面向全市各区的客家山歌艺术团队、传承人群以及大学、小学师生举办社区培训课程,挑选优秀学员成立了广州客家山歌传唱团,孵化出这批表演者,传承和演唱过山拉调、沉香调、四句板等多个广州原生态客家山歌唱腔,以及我最新创编的现代山歌《山歌悠悠》,希望可以延续越秀山客家山歌墟的传统和盛况。”
一首充满情感和力量的《山歌悠悠》获得了现场观众们的大力称赞,这首歌曲通过悠扬的旋律和歌词,带领观众进入那片翠绿的山川,感受客家人民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他们对山歌的热爱和执着。
据了解,这个女子小组表演唱节目是首次亮相,演唱者陈敏颖、陈琳力、高向慧和黄莉茜均是越秀区文化馆的声乐干部。过去的几个月里,在徐秋菊老师的指导下,她们从基础客家话学起,逐字逐句正音。经过辛勤的排练和磨合,她们把这首《山歌悠悠》演绎得精彩动人,向市民游客传递出对客家山歌文化的热爱。
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推动文旅融合 广州市越秀公园是4A级旅游景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其中每月12日举行的“客家山歌墟”更是该公园的一大特色,承载了越秀公园与客家文化的深厚渊源。作为广州地区客家山歌的重要传承地,越秀公园“客家山歌墟”印证了小北客家人社群在广州历史中的辉煌与繁盛。客家山歌作为小北客家人的文化瑰宝,将客家人的生活、劳动和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越秀公园客家山歌墟则成为了这一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吸引着众多客家乡亲、市民、游客前来欣赏、学习和传承。
越秀公园有关负责人介绍:“越秀公园一直依托越秀山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大力推进广州客家山歌,越秀山故事等非遗项目传承发展,让市民游客进一步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同时,以广州城市公园展览馆、北秀歌舞台、东秀湖舞台等场所为载体,开展了‘我在越秀玩非遗’、广州非遗开放日等活动,为咏春拳、广州箫笛制作技艺、粤语讲古等非遗项目的传承提供平台,让非遗传承群体和艺术家展示与传授非遗技艺,助力非遗与现代创新的融合。”
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越秀区在广东省广府文化(越秀)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自越秀区 2020年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区非遗保护中心一直携手越秀公园建设“非遗在景区”工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景区的建设与运营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游客提供最接地气的旅游体验。这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广府文化,助推越秀区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消息、图片来源:越秀区委宣传部
通讯员:张岚妹、李倩、钟涌、胡强明
6月12日,“越赏非遗 秀美新彩”2023年越秀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深化非遗保护理念 展示越秀保护经验”广州客家山歌在社区展演活动在广州市越秀公园举行,全市老、中、青、少广州客家山歌传承人群共聚一堂,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别具特色的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全市各区的原生态客籍歌手共聚越秀山下,黄埔联和小学、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越秀区文化馆干部等各个年龄层的广州客家山歌爱好者们共同演绎悠悠情深的山歌。
广州客家山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徐秋菊介绍:“我在2022年至2023年面向全市各区的客家山歌艺术团队、传承人群以及大学、小学师生举办社区培训课程,挑选优秀学员成立了广州客家山歌传唱团,孵化出这批表演者,传承和演唱过山拉调、沉香调、四句板等多个广州原生态客家山歌唱腔,以及我最新创编的现代山歌《山歌悠悠》,希望可以延续越秀山客家山歌墟的传统和盛况。”
一首充满情感和力量的《山歌悠悠》获得了现场观众们的大力称赞,这首歌曲通过悠扬的旋律和歌词,带领观众进入那片翠绿的山川,感受客家人民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他们对山歌的热爱和执着。
据了解,这个女子小组表演唱节目是首次亮相,演唱者陈敏颖、陈琳力、高向慧和黄莉茜均是越秀区文化馆的声乐干部。过去的几个月里,在徐秋菊老师的指导下,她们从基础客家话学起,逐字逐句正音。经过辛勤的排练和磨合,她们把这首《山歌悠悠》演绎得精彩动人,向市民游客传递出对客家山歌文化的热爱。
广州市越秀公园是4A级旅游景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其中每月12日举行的“客家山歌墟”更是该公园的一大特色,承载了越秀公园与客家文化的深厚渊源。作为广州地区客家山歌的重要传承地,越秀公园“客家山歌墟”印证了小北客家人社群在广州历史中的辉煌与繁盛。客家山歌作为小北客家人的文化瑰宝,将客家人的生活、劳动和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越秀公园客家山歌墟则成为了这一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吸引着众多客家乡亲、市民、游客前来欣赏、学习和传承。
越秀公园有关负责人介绍:“越秀公园一直依托越秀山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大力推进广州客家山歌,越秀山故事等非遗项目传承发展,让市民游客进一步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同时,以广州城市公园展览馆、北秀歌舞台、东秀湖舞台等场所为载体,开展了‘我在越秀玩非遗’、广州非遗开放日等活动,为咏春拳、广州箫笛制作技艺、粤语讲古等非遗项目的传承提供平台,让非遗传承群体和艺术家展示与传授非遗技艺,助力非遗与现代创新的融合。”
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越秀区在广东省广府文化(越秀)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自越秀区 2020年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区非遗保护中心一直携手越秀公园建设“非遗在景区”工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景区的建设与运营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游客提供最接地气的旅游体验。这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广府文化,助推越秀区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消息、图片来源:越秀区委宣传部
通讯员:张岚妹、李倩、钟涌、胡强明
上一篇:百度知道合伙人官网团队入驻在哪_百度知道合伙人怎么加入团队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这个春节,世界同庆中国年(环球热点)1月31日在芬兰赫尔辛基街头拍摄的舞龙表演。马蒂·马蒂凯宁摄(新华社发) 1月21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在纽约发
-
生效后,“RCEP红利”让企业受益日前,上海虹桥品汇内,市民在RCEP成员国商品专区选购进口商品。王 初摄(人民图片) 近来,江西省宜春市积
-
上海豫园:华美灯彩迎元宵上海豫园内的灯彩景观。上海豫园商城供图本报电(记者曹玲娟)过年到豫园“白相白相,轧轧闹猛”,是上海重要的
-
“雪游龙”上的中国制冰师(冬奥同心圆)图①为2月11日,男子钢架雪车比赛前,制冰师团队在对赛道冰面进行最后的修整。本报记者 伊 霄摄图②为2月
-
美国抗疫:从失败走向失败(望海楼)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鸣钟900次,缅怀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逝去的90万美国人。大钟的悲鸣声依然在耳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