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西陆强军号
(资料图)
人物简介
田佳聪,辽宁兴城人,2018年9月入伍,中士军衔,现为76集团军“铁锤子红军旅”战士,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2次,获嘉奖4次。
强军心语:想要向上生长,必先向下扎根。
清晨,阳光透过玻璃铺在话务机台,温暖而和煦。电话铃声不时响起,不到3秒,中士田佳聪拿起听筒轻轻扣在耳边,手指轻敲键盘记录下需求,然后告知对方。这就是话务员田佳聪每天的工作。
新兵班长李雅妮记得,刚入伍的田佳聪个头高挑,爽利短发,圆圆脸庞,说起话来嘴角总是微微上扬。
▲田佳聪(左二)正在进行力量训练
第一次参加战术训练,田佳聪在低桩网下不停地向前爬,衣服却被铁丝反复勾住,手掌更是被沙子磨得生疼。等她灰头土脸的钻出来后,一屁股坐在地上,看着自己被磨破的双手,悄悄抹起眼泪。
看到垂头丧气的田佳聪,班长主动上前,指着石头缝里的小草说:“要想向上生长,必须向下扎根。优秀的成绩从不是轻轻松松取得的,不挑战一下,哪会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
在班长的鼓励下,田佳聪重拾信心,开始加班训练。每天除了完成规定的训练内容外,还给自己开起了体能“小灶” ——仰卧起坐、俯卧撑、登山跑、负重深蹲……无论多累,她都坚持到底。新训结束,田佳聪以3000米跑12分钟43秒、曲臂悬垂1分30秒的好成绩,在新兵连结业考核中被评为“新训先进个人”。
▲练习普通话
下连后,田佳聪成为了一名话务员。原以为话务员不过是接电话找人,并没有什么难度,直到她看到话务班长在三尺机台上展现“3秒听音识人”和“1分钟输入180个汉字”等绝活时,才真正感受到话务岗位远比她想象的要难得多。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第一次话务训练,田佳聪就被班长直言“发音不标准”。为了能早点上机,她每天提前起床练习勤务用语,跟着播音员练发音,对着镜子练口型,咬着筷子练发声......经过一番苦功夫,田佳聪练就了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练习打字
为提升打字速度,她在手腕上绑着沙袋进行加练,直至手指僵硬、摸不准键位才肯罢休。手指累了,她就戴上耳机,将所有语音按照方言特点归纳分类,反反复复地听,一次练习最少要听600条语音。3个月时间,一万多条的语音被她听了上百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众多同年兵中,田佳聪第一个获得工号,走上值勤机位。
随着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田佳聪被指定为话务专业的负责人,如此一来,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这几年,田佳聪完成数据信息更新上千条,累计接转电话近万次,始终保持零差错。
▲田佳聪(右一)为战友讲解值班注意事项
工作之余,田佳聪最大的爱好就是跑步。清晨的柏油路、夕阳下的塑胶跑道、健身房里的跑步机,总有她不懈奔跑的身影,5公里、10公里、半程马拉松......田佳聪不断刷新自己的长跑纪录,体能成绩也在稳步提升。在前不久的一次体能考核中,她以3000米跑12分10秒、30米×2蛇形跑19秒的成绩登上训练“龙虎榜”。
编 审 | 于 涛
主 编 | 陈一凡
编 辑 | 空 山
原标题:《金牌话务员田佳聪:来部队后,我戒掉了“塑料普通话”》
上一篇:75岁陈少云扎靠《战长沙》 “南麒北马”再度同台续写菊坛佳话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这个春节,世界同庆中国年(环球热点)1月31日在芬兰赫尔辛基街头拍摄的舞龙表演。马蒂·马蒂凯宁摄(新华社发) 1月21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在纽约发
-
生效后,“RCEP红利”让企业受益日前,上海虹桥品汇内,市民在RCEP成员国商品专区选购进口商品。王 初摄(人民图片) 近来,江西省宜春市积
-
上海豫园:华美灯彩迎元宵上海豫园内的灯彩景观。上海豫园商城供图本报电(记者曹玲娟)过年到豫园“白相白相,轧轧闹猛”,是上海重要的
-
“雪游龙”上的中国制冰师(冬奥同心圆)图①为2月11日,男子钢架雪车比赛前,制冰师团队在对赛道冰面进行最后的修整。本报记者 伊 霄摄图②为2月
-
美国抗疫:从失败走向失败(望海楼)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鸣钟900次,缅怀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逝去的90万美国人。大钟的悲鸣声依然在耳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