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信心说丨百亿暑期档!电影产业如何跨界带动消费升级?
暑期档破百亿!你看了几部?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21时,2023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50亿元,已大幅超过2022年暑期档91.35亿元的票房成绩。
在政策利好、疫情放开、高质影片、路演宣传等“组合拳”的推动下,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暑期档票房持续攀升。在数据的背后也不难窥见以电影为代表的文娱产业正在成为拉动内需、推动消费升级和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资料图)
小小一张电影票,如何带动消费升级?
电影产业作为娱乐产业的重要分支领域,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双箭头关系。优质电影的上映会吸引大量观众前往影院观看,除了增加电影票房收入外,还带动零食饮料等附加销售,直接促进了影院的经济。此外,热门电影上映期间,观众对于影片中角色、情节等的认同和好感会转化为购买力,带动了如玩具、服装、海报等相关的衍生品销售,从而延长了电影产业链,盘活“电影经济”。原先单纯依赖票房、依赖新增院线的高速增长模式将逐渐式微,而行业内部基于更规范的产业链运作、更多元化的商业变现模式和渠道、更新兴的产业方向探索将被更多聚焦,电影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优化又将带来新的消费升级。
电影IP跨界多会玩?从银幕到景区打破“次元壁”
“没见过这么离谱的人流量!”近期《长安三万里》的热映带火西安暑期游,不少影迷来西安感受“唐风之美”。从 IP 创作到衍生品的开发,可以看到电影产业对诸如出版、动漫、互联网、餐饮、旅游业等行业都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其中最显著的是在旅游业方面,在电影的IP加成下,影视作品成为旅游风向标,人们不仅满足于从影视中看世界,更是渴望体验主人公的种种经历。而这些地区则用它们独特的文化价值带动旅游市场,创造出经济效益。
从“打卡”到共鸣,深层文化消费让谁的DNA动了?
从暑期热映的电影背后也可以看到,观众消费逐渐由解决“痛点”转向寻找“爽点”,能否提供情绪价值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断增加,新生代消费群体崛起引领消费观念发生转变。人们除了必要的基本生活消费,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文化消费,电影这一文化产品成为其重要选择。同样,能够彰显的文化自信的电影也成为戳中观众“爽点”重要题材,电影《长安三万里》开启了一场打破时空的“唐代诗友会”,脍炙人口的古诗是传达情绪价值的最好纽带,引领观众从表层的打卡消费转向深层的文化消费,为各类观众提供了情感寄托和情绪价值。
国家政策的支持、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推动着我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从 IP 创作到衍生品的开发,再到拉动文旅产业发展,这些体现了电影产业本身对其他产业的强大的拉动力,也体现了电影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剂”和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流程编辑:TF016
上一篇:数据球探长文:图卢兹铁三角离队后,中场如何排兵布阵?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这个春节,世界同庆中国年(环球热点)1月31日在芬兰赫尔辛基街头拍摄的舞龙表演。马蒂·马蒂凯宁摄(新华社发) 1月21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在纽约发
-
生效后,“RCEP红利”让企业受益日前,上海虹桥品汇内,市民在RCEP成员国商品专区选购进口商品。王 初摄(人民图片) 近来,江西省宜春市积
-
上海豫园:华美灯彩迎元宵上海豫园内的灯彩景观。上海豫园商城供图本报电(记者曹玲娟)过年到豫园“白相白相,轧轧闹猛”,是上海重要的
-
“雪游龙”上的中国制冰师(冬奥同心圆)图①为2月11日,男子钢架雪车比赛前,制冰师团队在对赛道冰面进行最后的修整。本报记者 伊 霄摄图②为2月
-
美国抗疫:从失败走向失败(望海楼)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鸣钟900次,缅怀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逝去的90万美国人。大钟的悲鸣声依然在耳
X 关闭
X 关闭